11月15日《农村大众》
刊发了明集镇党委书记徐建坤署名文章
《以党建共富联盟助推乡村产业发展》
详细介绍了
明集镇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
全域推广党建共富联盟推进乡村产业发展
以产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具体措施
↓↓↓↓
以党建共富联盟助推乡村产业发展
□徐建坤

乡村振兴,产业为先。近年来,邹平市明集镇树牢“共富”理念,按照“党建总牵引、片区带全域,组团促共富”思路,全域推广跨村联建、村企共建等党建共富联盟,以党建统领产业发展,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走实共富之路。
2023年9月,明集镇富滨纸箱包装有限公司单月生产包装纸箱8万余个,销售额20.8万元。这个以加工外包装纸箱为主要项目的企业,是由张辛村、菅家村、王少唐村3个村集体各出资10万元,吸纳村民入股170万元联合开设的共富项目。公司今年7月份正式投产,运营情况良好。
牛家村“共富农场”依托牛家村党支部领办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,联合苏桥、邢家、东左等村建设而成,大力发展以韭菜、蘑菇等特色种植为主的现代设施农业,形成了规模化、标准化、产业化蔬菜种植基地。为推动项目做大做强,明集镇党委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党建联盟,明确“1+5”跨村联建共富模式,推动农场扩大种植规模。今年新建菌包菌种智能大棚50个,基地总占地面积扩大到200余亩,形成加工、培育、销售产业链条,辐射带动10余个村1200余户5500余人,为周边群众特别是中老年人提供200余个就业岗位。去年农场分红,牛家村集体增收28.3万元,其余5个村各增加4万余元,入股村民获得20%的分红奖金,真正实现了党建共富联盟推动村集体、村民“双增收”。 跨村联建党建联盟促共富在明集镇得到成功实践,滨州市各地“取经者”纷至沓来,仅牛家村每年承接滨州市及周边各地各类观摩学习就有150余批次。
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与富滨包装“共富工厂”、牛家“共富农场”异曲同工,在明集镇西南片区,党建引领村企共建模式也在悄然落地生花。近年来,明集镇农业发展劲头强劲,整建制土地流转率先完成,智慧农业发展遥遥领先,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。明集镇在农业产业上做起了文章:由镇党委牵头,成立农业社会化服务共富联盟,按照地域相邻、优势互补、共谋发展的原则,推动西宋、菅家、王家3个村分别以50万元、15万元、10万元资金入股山东西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,发展农资直供、农机作业、粮食烘干存储等业务。根据村企双方签订的合作协议规定,公司实行村企共建,村集体在当年收益中以“保底分红+浮动分红”获得两部分经营性收入,同时在用工上优先考虑三个村的村民。通过目前经营状况分析,三个村集体收入年内至少可增加15万元,村民获得工资性收入20余万元。
目前,党建共富联盟在明集镇全面推广,先后组建起跨村联建、村企共建、村社互建等区域性共富联盟4个,成功打造共富农场、共富工厂、共富市场等共富项目36个,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,力争年内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,50万元以上村达到22个,走出党建引领富民强村明集路径。
明集镇每季度组织开展的“擂台比武”,紧紧围绕基层党建、产业发展、社会治理、美丽乡村等重点工作进行现场“比拼”。聚焦共富成果,各村更是主动找差距、立标杆、下战书、定措施,比出了打擂的“火药味”,比出了竞相发展的积极性。
为推动各村共富项目取得实效,明集镇实施“头雁领航六比争先”“擂台比武以赛促干”“红领导师示范带动”“共富项目孵化培育”四大行动,从人才、机制、管理、项目等方面推动党建联盟整体提升,共富成果提质见效。今年以来,共举办“头雁领航”基层党组织书记推动共同富裕集中培训班5期,参加轮训学员180人次;开展“擂台比武”3期、共富项目现场观摩会5次,搭建36个村参与的互比互学、交流共促平台;选树培育“乡村振兴红领导师”6名,土秀才、田专家18名,结成帮扶对子6对;先后打造共富项目孵化中心、“老牛”工作室,成功孵化共富项目6个。
除此之外,为推动共富项目规范运营,保障共富联盟长效发展,明集镇建立党建联席机制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共同协商解决发展中的要事难事,彼此之间联系更加紧密。同时,镇党委充分统筹农业农村、财政、土地等各方资源,协调解决惠农政策、融资贷款、土地流转等方面问题,以市场化方式撬动金融资本、社会力量参与共富项目建设,推动共富之路越走越宽。
打开“邹平融媒”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