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平融媒

官方移动发布平台

听新闻

【唱响中国经济“光明论”】深耕主业 探索创新 邹平市住建局持续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

今日邹平

2023-11-23 10:46

邹平融媒11月23日讯 近年来,邹平市立足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新形势、新特点、新要求,致力于做深耕主业的“守望者”、转型升级的“探路者”、服务企业的“示范者”,荣获全省建筑业跨越发展县。

在城市更新上发力,厚植“梧高凤至”企业发展沃土。邹平市大力实施城市出新出彩工程,以重点片区开发为突破口,精准拉开城市框架,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和城市更新,先后入选全省中等城市试点、首批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、城市更新试点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9.48%、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。城市发展吸引了碧桂园、荣盛、绿地等一批一线房企进驻,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48家、建筑企业达到179家,规模化、品牌化、专业化水平显著增强。建材领域,拥有建材生产企业200余家、建材销售企业1000余家、装饰装修企业300余家、家居企业1000余家,从产到销的全产业链更加完善。2022年建筑业总产值达34.95亿元,截至2023年三季度建筑业总产值为24.61亿元,比去年同期增长5.6%。

在培育企业上着力,营造“春风化雨”舒适营商环境。全面帮扶建筑业做大做强,积极帮扶企业资质升级、增项,鼓励引导各建筑业企业争先创优、创建品牌。2023年以来,结合省市相关的优惠政策,共新办施工总承包企业10家,增项承包项目资质类别11家,其中邹建集团公司建筑施工总承包资质由二级升为一级,极大地提高了邹平市企业承包范围和资质类别,增强了邹平建筑业企业竞争力。鼓励引导各建筑业企业争先创优、创建品牌,2023年以来,申报QC成果7个、参加“滨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竞赛”建筑工程项目9个、装饰装修工程项目2个、市政工程2个,共计13个项目。

在拓展市场上借力,走好“专精特新”企业发展之路。邹平市积极贯彻落实省、市主管部门提出的企业发展“专精特新”之路,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为中小企业发展提出崭新的思路,在“专精特新”上做文章,给企业带来生机与活力。我们本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——山东耀华特耐科技公司,积极拓展市场,落实国家“一带一路”相关战略政策,积极开展以印度尼西亚为中心的东盟十国目标市场,耐火材料取得了发明专利46项,两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水平。同时帮助扶持企业及时和省市有关部门沟通,对接政策,对接技术,对接平台,开拓眼界,服务企业发展。结合邹平市目前魏桥集团和创新集团等上市公司实际情况,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路线,围绕两大集团产业链做大做强,做好“专精特新”配套,助力企业发展,努力在细分市场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,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在行业管理上用力,维护“井井有条”建筑市场秩序。持续深化建筑业改革,鼓励企业打破行业界限,通过兼并重组、股权置换等形式,组建大型企业集团,壮大企业实力。支持企业利用自身优势,与房地产企业开展战略合作,拓展产业链条,增强融资能力。引导有实力的建筑业企业增强“大建筑”意识,实行“一元为主、多元经营”,积极开拓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投资重点的产业领域,拓宽企业发展渠道,向交通、市政、水利、电力、铁路等产业延伸,扩大企业发展空间。推进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,建立完善建筑市场诚信评价体系,将企业诚信评价结果作为行政许可、市场准入、招投标、资质资格管理的重要依据,逐步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建筑市场机制,使有形建筑市场走上信息公开化、交易公平化、行为规范化、管理制度化的轨道。

在低碳环保上蓄力,构建“绿水青山”绿色发展格局。大力发展绿色建筑,加快推广装配式建筑。建立优先发展机制,在保障性住房、公共建筑等工程中,优先采用装配式建筑,充分发挥在行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。截至目前,2023年通过星级绿色建筑图纸审查的工程面积达25.45 万平方米,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达81.74万平方米。新开工民用装配式建筑面积达17.02万平方米,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40.9%。

记者 耿悦 通讯员 赵泽皓 报道

邹平市融媒体中心出品

编辑:曲悦 赵金月 宋宗村

阅读量:

打开“邹平融媒”看评论
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