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平融媒12月5日讯 近年来,青阳镇坚持治建并举、法理并重,通过用“情”走“心”有“方”,走出了具有青阳特色的基层治理之路。
坚持人民至上,做好信访工作要用“情”
民之所忧,我必念之;民之所盼,我必行之。群众的“忧”“盼”在基层,难点在基层,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一个“情”字上。用“情”做好基层信访工作,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、坚持人民至上的具体体现。
今年7月份,青阳镇南部山区醴泉村邢某某反映自己家的耕地被村民刘某某侵占,邢某某称其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上显示耕地面积为0.91亩,但实际耕地面积为0.7亩,要求政府工作调查解决。面对微小的差距,面对群众的诉求,青阳镇信访办立即成立工作专班,多次冒着近40度的高温,穿过崎岖山区小路,到耕地现场进行实地勘察、丈量核实,终于因为界线标志物位置有误,导致记载数据有误,实际面积没有减少。调解结果、工作态度都得到双方认可。“二分地,让大家来来回回跑了好几趟,天又热,路难走,非常感谢。”双方当事人说。
青阳镇还精心打造了圆桌亲情议事服务区,通过改善接待环境、改进接待制度、改变接待态度,让群众感觉来到这里有亲人、有温暖、有亲情,“面对面”听取群众诉求,以“圆桌议事”亲情化接待品牌,用“情”提升接待与服务上访群众水平,真正把群众“急难愁盼”的“病灶”找准,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。
坚持守正创新,做好信访工作要走“心”
在信访工作中,青阳镇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,解开心结为目标,依托心理咨询“一个网上平台”,心灵驿站和乡贤调解“两个线下驿站”,不仅真正解决信访问题,还能帮助群体打开心结,实现信访问题“事心双解”。
去年12月17日,青阳镇徐家村信访人反映企业占地补偿款发放问题,经了解,企业占用信访人薛某父母生前的土地,信访人父母现在已故,两个女儿都已出嫁。信访专班通过分析研判和徐家村召开村“两委”会议及民政议政日会议表决通过村内不再发放占地补偿款。问题得到妥善解决,但发现信访人仍存在心结,于是通过专门聘请的心理咨询师和“醴贤”乡贤调解人员进行多次谈心交流,最终解开了信访当事人的心结,信访问题真正得到圆满解决。“有时候问题解决了,但不难发现当事人心里不舒服,所以我们通过多次交流,甚至是心理干预,来解开他们心结。”青阳镇特聘三级心理咨询师韩业亮说。
青阳镇打造了“醴贤”调解室品牌,主要是以矛盾“一地化解”工作为载体,将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乡贤、热心人士、民间调解能手充实到“醴贤”调解队伍,形成“多元参与、多维联动、一地化解”的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机制。同时还专门聘请了心理咨询师参与信访心理疏导工作,定期对不同群体开设心理辅导及培训。今年以来,青阳镇通过心理咨询疏导和“醴贤”调解室共调解矛盾纠纷12起,工作中以防为主、疏导为辅,成功帮助群体打开心结,点亮信访群众心灯。
坚持法治思维,做好信访工作要有“方”
信访工作制度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保障。青阳镇不断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,严格依照法律开展信访工作,在推进落实“一站式”闭环运行、五访并举、四方调处、五源治理、六情分析“15456”工作机制基础上,创新打造“六联六和”工作机制,实现矛盾纠纷快速调解、合理化解。
近日,在接到民工讨薪信访问题后,青阳镇立即成立调处工作小组,分管领导、人社所、企业主动介入,迅速行动,第一时间到达企业了解拖欠工资事宜,经核实事情的原因、欠款账目后,马上组织人社所、企业施工负责人到矛盾调解中心会议室,综合运用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、行政调解、治安调解等进行疏导化解,成功追回所欠薪资5400元,全力化解了矛盾,维护了民工权益。该信访问题妥善解决得益于青阳镇创新开展的“六联六和”工作机制中的“联调机制”,通过综合运用多部门进行联合调解,化解矛盾纠纷。
“六联六和”工作机制即“联防、联调、联治、联管、联勤、联创”及“党建领和、政府主和、社会协和、智慧促和、法治守和、文化育和”,成为青阳镇开展信访工作的新方法,通过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,让信访工作始终运行在法治轨道上、法制框架内、法定渠道中,才能更好地将群众合理诉求解决在实处,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实处。
下一步,青阳镇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坚持以法促治、以治促安和以安促谐,凝心聚力推动构建矛盾纠纷化解共同体,不断提高信访工作质量,增强信访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,及时推动民生信访问题在源头化解,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努力建设富强文明、平安和谐新青阳。
记者 夏淼 通讯员 赵守达 报道
邹平市融媒体中心出品
打开“邹平融媒”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