邹平融媒

官方移动发布平台

听新闻

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

今日邹平

2024-03-26 15:06

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

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

邹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孙美荣


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,2024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为“气候行动最前线”。做好新时代气象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,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、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,深入落实《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(2022—2035年)》,主动服务和融入综合防灾减灾、乡村振兴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,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富强文明新邹平建设。

聚焦“监测精密”,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。健全综合气象观测体系,调整优化气象站网布局,形成广覆盖的现代综合气象观测网。配合省、市气象局做好山东省灾后恢复重建气象业务能力提升工程-X波段(双偏振)雷达项目建设。积极推进镇街区域自动站提档升级,升级完善由1个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、19处区域自动观测站、2处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、1处设施农业自动观测站、1处生态气象观测站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网络,大幅提升监测精密能力。在城区、开发区及面积较大的镇街加密建设区域自动气象站,填补监测盲区。

聚焦“预报精准”,全方位做好气象服务。建立从气象综合实况监测到短时临近、短中期无缝隙网格预报业务,10天内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精细到1公里,24小时内时间分辨率达到1小时,晴雨预报准确率超过90%,强对流预警平均提前量超过50分钟,不断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能力。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、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部门联动和社会响应机制,提高突发事件应急气象保障服务能力;将气象灾害防御融入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,纳入基层基本公共服务,推动气象信息员与社区网格员、灾害信息员等连接互动,提升基层气象灾害防御能力。健全分灾种、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,提高极端天气气候预报预警能力。完善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机制,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传播的“绿色通道”,守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。采取“四进”(进社区、进农村、进学校、进企业)方式加强气象科普知识宣传,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科普教育服务,提高群众气象灾害防御、自我保护能力,将风险化解到最低限度。

聚焦“服务精细”,实施“气象+”赋能行动。紧扣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,加强农业气象定期会商和重大灾害实时会商,及时制作发布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产品,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服务覆盖率达到100%。实施“乡村振兴”气象服务提质增效行动,打造邹平“气候好产品”。围绕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,实施生态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行动,助力沿黄气候宜居城镇创建。积极推进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等级预报,做好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工作。

聚焦“防灾减灾”,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。建立专业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队伍,在南部山区相关镇街增设人工增雨(雪)火箭作业点,对现有10个高炮作业点进行炮库、弹药库、值班室、休息室规范化提升,对现有高炮开展自动化改造,推进人工影响天气规范化、标准化建设。强化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,将人工影响天气安全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,按照职责分工落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、弹药储运和安全等监管职责,定期组织人工影响天气安全隐患联合检查督查和事故应急处置演练。依法履行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及周边环境保护,加强作业人员备案审查和技能培训,确保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安全。强化高炮、火箭、弹药安全管理,管好用好鹤伴山、樱花山人工增雨(雪)燃烧炉,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,缓解农田旱情,防御冰雹灾害,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和生态保障能力。推行防雷安全监管“3+2”模式,全面做好纳入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135家防雷重点单位安全监管,切实防范重大雷电灾害事故发生。

气象事业是科技型、基础性、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,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、护佑人民安全福祉的重要保障。下一步,邹平市各相关部门单位、各镇街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,认真贯彻落实《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(2022-2035年)》,牢牢把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、坚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根本方向,牢牢把握做到监测精密、预报精准、服务精细的目标要求,齐心协力、密切配合,努力提高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和防御能力,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,奋力开创气象工作新局面,为加快建设富强文明新邹平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
邹平市融媒体中心出品

阅读量:2904

打开“邹平融媒”看评论

相关资讯